中国教师教育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2019广东肇庆市鼎湖区招聘教师23人公告

点击数:328 发布时间:2025-05-22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2019广东肇庆市鼎湖区招聘教师23人公告

为充实我区教育教学人才队伍,经区人民政府赞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备审核,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鼎湖区公办小学教师。现或有关事情公告如下:

1、招聘对象和招聘职位

招聘对象。本次公开招聘对象为本科学历及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和社会职员,并有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

应届毕业生指2019年毕业,并于同年9月30近日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指2018年9月30近日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社会职员指除应届毕业生外,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职员。

招聘职位。本次公开招聘小学教师及财会职员共23名。

2、招聘条件

基本条件。具备中国国籍,遵守中国宪法、法律、法规,拥有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仪表端庄,身心健康。

职位条件。两类招聘对象除拥有基本条件外,还应拥有相应的职位条件。

1. 小学教师职位。考试报名职员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已获得相应教师资格。

社会职员和非2019年应届毕业生,须提供相应教师资格证、学历证,并有1学年以上的公办学校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历程,且现仍在岗。

国有企事业单位正式职员考试报名须征得工作单位赞同,并出具书面证明。

港澳学习、海外留学归来职员考试报名,须获得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理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并有我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有关证明材料且符合职位条件需要。

暂未获得毕业证、教师资格的应届毕业生,须在2019年8月31近日获得,不可以按期获得的,取消聘用资格。但考试报名时要依据《广东教育厅关于印发和的公告》规定,须按如下需要提供有关的证书及证明:

在2016年5月31近日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和全日制教育硕士,在考试报名时若未获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须提供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实践课程成绩证明和《中文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在2016年6月1日后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和全日制教育硕士,在考试报名时须提供相应教师资格证或相应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及《中文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考试报名年龄一般为18至35周岁,应届毕业生不受职位年龄限制。具备中小学教师资格过渡后,高级职称的可放宽至45周岁。

2. 财会职位。考试报名财会职位的年龄一般为18至35周岁,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2年以上财务工作历程或有初级会计职称职称及以上。具备会计中级职称及以上的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

工作历程及年龄计算截止至报名第一天。

特不要说明:

◆教师资格证。AI和日语等小语种的教师资格证允许在入职1年内获得,招聘报名不需要提供证明。

◆AI的职位条件。AI职位除应拥有教师职位应拥有的学历、年龄等条件外,还应拥有以下条件:

具备计算机、AI、数控、信息技术专业背景;

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设计革新思维;

拥有少儿编程和机器人软件开发需要的编程能力;

熟知scratch、arduino等开源软硬件者优先。

3、考试报名有关事情

有下列状况之一者,不能考试报名:

1.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同意审计、纪律审察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或者刑事处罚期限未满的职员。

2.原为公务员或机关事业单位员工被辞退未满5年,与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不能面试的情形。

考试报名者只能选择一个学科职位报名,考试报名多个职位的,取消报名条件。报名时填报的个人信息需要真实、准确,凡提供不真实考试报名材料的,一经查实取消考试报名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或开具各种假证明骗取考试资格的,给予取消考试报名资格或聘用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置。

4、招聘报名

报名方法。报名以现场报名的方法进行,考试报名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到鼎湖区教育局二楼办公室现场报名,并提交有关的报名材料。

报名材料。考试报名者于2019年7月17日至19日上班时间到上述指定报名点提交报名材料。并按以下顺序依次叠好装订成册:报名表、个人简历、身份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专业技术职称证、中文等级证及其他有关证明材料与一张与报名表贴相同底的大一寸近照。除此之外,报名时须交验身份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专业技术职称证、中文等级证等原件。同时,公办在职在编教师报名时需提交县教育局赞同考试报名证明原件;社会职员报名时需提交公办学校出具一年或以上教学历程的证明原件。提交材料一经收取不作退还。

5、考试时间及地址

公开招聘考试将于2019年7月23日上午9时30分至11时在鼎湖区逸夫小学进行笔试,7月29日进行面试。具体事情在鼎湖区政府门户网上另行公布。网址:。

6、考试方法

体艺与AI教师职位。体育、音乐、美术、AI教师职位考试方法采取专业技能测试加面试方法进行。

1.资格审察。招聘工作组成员依据考试报名者提交的报名材料,

审核确定符合条件参加考试的考生全部进入专业技能测试。

2.专业技能测试。专业技能测试主要通过实测考生本学科专业技能水平,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专业技能测试成绩使用100分制评分。

3.面试。根据专业技能测试成绩从高至低的顺序,按招聘职位数与面试人数1:6的比率在笔试合格考生中确定。如拟招聘人数与专业技能测试合格人数未达到1:6比率,则按专业技能测试实质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

4.考试总成绩构成。面试职员考试总成绩=专业技能测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2位。好似一职位考生总成绩相同的,则根据专业技能测试成绩高低顺序确定名次;若专业技能测试成绩仍然相同的,按面试主评委评分高低顺序确定名次。考试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

财会及其他教师职位。除体育、美术外,财会及其他教师职位的考试采取笔试加面试方法进行。

1.资格审核。依据面试者提交的报名材料,审核确定符合参加笔试考试的名单。

2.笔试。组织符合面试条件的考生进行笔试,主要测试考生从事本职位应该拥有的基本能力与基本素质。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笔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在招聘信息发布网站公布。考试报名职员凭有效期内二代身份证原件和准考证参加考试。

3.面试。面试人选依笔试成绩高低顺序,按招聘职位数与面试人数1:6的比率在笔试合格考生中确定。如拟招聘人数与笔试合格人数未达到1:6比率,则按笔试实质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

4.考试总成绩。面试职员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2位。好似一职位考生总成绩相同的,则根据笔试成绩高低顺序确定名次;若笔试成绩仍然相同的,按面试主评委评分高低顺序确定名次。考试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

其他事情

面试对象须按规定时间到教育局办公室领取面试准考证。未按需要领取准考证的,视为自动舍弃面试。空缺职位由招聘单位在相应职位专业技能测试的合格人选中,按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面试人选。

面试方法使用谈话和答辩的方法进行,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考生依次按现场抽签顺序参加面试,主要从考生的专业常识、语言表达、个人形象、品行修养等方面综合评价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和潜质。面试结束后,在候考室现场和招聘信息发布网站向考生公布面试成绩。

7、体检

考试结束后,按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职位招聘人数从考试总成绩合格考生中等额确定体检职员名单。如出现体检不合格或舍弃体检的,在总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成绩高低顺次递补体检人选。体检工作根据《广东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员体检推行细节》、《关于调整广东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职位职员体检标准的公告》等规定实行。具体体检事情由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推行。

8、考察

体检合格的考生确定为拟聘用考察人选,根据《广东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员考察工作推行细节》等有关规定,对其政治思想、道德修养、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社会关系与是不是需要回避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考察。依据《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公告》需要,考察将重点审核考察对象档案,严防假年龄、假学历、假履历。考察不合格或自愿舍弃考察聘用资格的,在总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成绩高低顺次递补考察人选。

9、聘用

考察合格者确定为拟聘用人选,将在肇庆鼎湖区政府门户网进行公示,并在鼎湖区教育局公告栏张贴公示公告,公示期为7天。拟聘用职员经公示无异议,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手续,因考生自愿舍弃聘用或在公示中发现有影响聘用的问题而致使拟聘职位出现空缺的,依次考试总成绩合格的人选中递补体检或考察人选。递补期限为首批拟聘职员公示期满之日起30日内。

本次招聘职员为正式事业编制职员,薪资待遇按鼎湖区财政供养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职员标准实行。

10、其他事情

公开招聘不收取报名费,不举办、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机构,不指定任何参考用书和资料。

本公告由鼎湖区教师招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讲解。

联系人:冯老师、梁老师,办公电话:。

2019年鼎湖区招聘中小学教师职位信息表.docx

2019年鼎湖区高校现场招聘教师报名表.docx

肇庆鼎湖区教育局

2019年7月3日

原标题:肇庆鼎湖区2019年公开招聘教师公告

文章来源: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全国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官网入口网站,提供中国教师资格网上报名,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教师资格证培训机构,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打印时间及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教师教育网(https://www.xifak.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教师教育网(https://www.xifak.com/) 版权所有